1、
若要论写中秋节的诗词,老苏的《水调》,当属个中绝唱。
开篇就磅礴大气。
“明月几时有,把酒问青天。不知天上空阙,今昔是何年?”
成功地化了李太白“举杯邀明月”的意象,还加入了更豪爽大气的想象,想象天上的仙人,是不是也如人间这般,灯火辉煌,亦在过中秋佳节。
当然在老苏的意象中,彼时,天上与人间,是同欢的。
是以,他极想飞上天宫去,也嫦娥仙娥们同欢。却担心自己胖,飞不起来。
遂,只好自嘲,“何似在人间”?
然而,经过了前半阙的飞扬跳脱之后,后半阙,老苏的情绪立马就低回婉转,收了起来。
转朱阁,低绮户,照无眠。
看吧,镜头从天上扫落人间之后,看到的,就不再是金璧辉煌、衣香鬓影,而是倚楼的思妇,在思念亲人。
看到这闺中怨妇的身影,老苏也开始感慨起身世来。
想起自己这一生的起起落落,想起自己这一生的颠沛流离,想起父子兄弟天各一方不得团圆,情绪低落下来。
还好他是天生的乐天派,不一会儿就想通了,自解道:“人有悲欢离合,月有阴晴圆缺,此事古难全。”
看吧,连皇帝的女儿、金贵玉贵的公主,也不能嫁给自己心爱的人,我等升斗小民,中秋佳节亲人不得团圆,岂不是小事一桩?
所以最后他起愿了,但愿人长久,千里共婵娟,希望千里之外的苏子由,也可以欣赏到同一轮圆月。
很简单的一个心路历程,却被他写得仙气飘飘,又低回婉转,贴心贴肺。
老苏不愧是大家。
笔力是强健的。
轻轻松松,就赚足了大家的眼泪。
2、
论起写月的诗词,世人还对另一人评价颇高。
那就是,孤篇压唐宋的,张若虚。
“春江潮水连海平,海上明月共潮生。滟滟随波千万里,何处春江无月明。”
一派的宁静,安详,又富贵平和。
让人心旌摇曳,却又温婉宁和。是各大晚会的压轴曲目。
扬州人张若虚,其实是懂得赏月的。
北人观月,不是于庭院中,便是于山丘上。而南人赏月,通常要去水边。
江边,河边,溪边,再不济,也要找片人工湖,摇船去湖心看月。
北方的月亮,永远是宽广,大气,豪迈的,代表作是山东人辛弃族笔下的中秋月:
“是天外,空汗漫,但长风浩浩送中秋。”
但南方的月亮,一定要临水去看。
水映着月,月照着水,临水照花,临月观月,一亮一暗,一刚一柔,方得趣味。
抬头赏月,低头,看月在江中留,月在江中游,月在江中闪耀光芒,月在江中千载水悠悠。
只觉得江面宽阔,江水磅礴,千年前的古人,与千年后的今人,观赏的竟然是同轮圆月,古今时空,在这一刻,得到了交融。
于是张若虚写下,“江畔何人初见月,江月何年初照人,人生代代无穷己,江月年年望相似”的抚今追昔之句。
有时候我觉得老张莫不是穿越到大唐的现代灵魂,否则,他何以有如此的时空之感,时空之惑,时空之叹?
无论他是或不是,春江花月夜,都拯救了我们,拯救了我们这些喜欢望月怀月的,今人。
古今同赏的,是同一轮月。自古至今,人类的悲喜,是同一种情愫。你的贪嗔痴,古人也会有,你的爱恶憎,古人亦相同。
我们不是孤单的灵魂,千年之中,无数次,魂魄相知,有人懂得你。
这便够了。
3、
要论村姑陈个人的偏爱,于中秋月上,当然还是大晏。
小晏,总觉得他是个小孩子,长不大,对他充满怜悯。
而大晏,只觉得他不应该去从政,应该老老实实,做个读书人,去做学问,去培养人才,去桃李满天下。
比如好好引导一下欧阳修,让他不要那么尖锐;比如好好引导一下王拱辰,让他不要那么势利;更有甚者,如果可以活得长一些的话,就好好教育一下蔡京,让他不要祸乱朝纲。
宋仁宗本身就十分地有智慧,不必名臣去辅佐,反倒是宋神宗,需要一个聪明的臣子去规劝他,不要吃那么多丹药,这世上哪来的长生?要想长生,善待百姓,不要乱搞变法才是。
然而,不过,政治这种东西,总归还是残酷的,丝毫不适合晏殊这种内心柔软的文人。
所以村姑陈还是可怜大晏的。
一个有报国之志的人,却错生在一个不适合的朝代,总归是一个悲剧。
他的悲剧,也造成了小晏的悲剧。
晚年被贬的时候,心境应该是很不好的。毕竟,当了那么多年的宰相,临到快退休了,却下去了。
身在异乡的中秋节,不能与家人同过,子侄离散, 对于一个温婉的老头来说,还是挺悲凄的。
十轮霜影转庭梧,此夕羁人独向隅。
未必素娥无怅恨,玉蟾清冷桂花孤。
我不知道这首诗,是怀念一个与他有情感纠葛的女人,还是怀念远方的亲人友人,总之,那种淡淡的哀愁,十分地感染人。
即使千年之后,我亦与之,同频同悲。
4、
所以中秋节就是一个全家人要在一起吃饭的节日。
古代,在中秋节,女性还需要拜月,向月娘娘求得家宅平安,求得好姻缘。
去年在景德镇画了一只杯子,图案就是,貂蝉拜月。
王昭君在中秋节,思念的当是故土;西施在中秋节,思念的当是范蠡;杨玉环如果真的去了小绿本,中秋节思念的会不会是那个害得她远离故国的李三郎不知道,但貂蝉拜月,肯定不是为了求得个好情郎。
一个做过间谍的女子,肯定不是普通的民间妇孺毕生只关心男女情爱。
在她的心里,肯定有比爱情更重要的东西,比如,自由。
在这个万家团圆的中秋佳节,就让我们泡一杯2025年的有机白露茶,抚今追昔,感怀一番古书中这些留下名姓的不凡人物,再一同赏月,拜月吧。
愿月神护佑,普天之下,幸福安康。
愿月娘娘照耀之处,皆无灾无病无痛无难。
盛世太平,安乐九州。
原创不易,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对您有帮助,请帮忙点个赞。
关注【小陈茶事】,了解更多白茶,岩茶的知识!
小陈茶事村姑陈,专栏写手炒股配资咨询,茶行业原创新媒体“小陈茶事”主笔,已出版白茶专著《白茶品鉴手记》,2016年-2020年已经累计撰写超过6000多篇原创文章。
思考资本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